【惠民實事】2018年延吉市交上了環保惠民“優秀答卷”
延吉新聞網1月4日訊(記者王棟)生活垃圾填埋滲漏處理工程進入試運行,畜禽禁養搬遷工作進展順利,全州清潔煤炭供應市場開張營業,2018年,延吉市全面打響“青山、碧水、藍天”保衛戰,在環境保護惠民實事方面向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一份“優秀答卷”。

生活垃圾填埋滲漏處理設備 王棟 攝
2018年12月底的延吉寒風凜冽,可位于原延吉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生活垃圾填埋滲漏處理工程現場卻熱火朝天,施工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調試。
“這里的垃圾囤積了20多年,垃圾長期堆放導致這一區域產生了大量的滲濾液和沼氣,不僅對土壤、水質和空氣產生環境污染,更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帶來困擾。”延吉市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4月,延吉市啟動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漏處理工程,通過引進相關設備,采用mvr蒸發工藝對滲濾液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水質能達到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網的排放標準,同時用火炬對產生的沼氣進行燃燒。
2018年12月26日,該工程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已經完成,工程進入試運行階段。

煤炭存儲中心內的煤堆用苫布遮蓋 防止揚塵 王棟 攝
同時,為加強散煤治理,徹底整治以往煤炭亂堆亂放的混亂局面,2018年,延吉市環保局對市內20家個體儲煤點共69家單位進行了防塵污染工作專項檢查,并通過建設煤炭存儲中心,推動延吉市煤炭交易走向正規化,帶動全州清潔煤炭大規模推廣和使用。目前,已有4家企業入駐煤炭存儲中心。
此外,為做到源頭防治土壤污染,2018年以來,延吉市以“從源頭上控制和削減蓄禽養殖排污總量”為要求,切實開展蓄禽禁養搬遷工作,完成了延吉市小營鎮蓄禽養殖搬遷工作。該項工作的完成為延吉市全面建成“美麗鄉村”提供了強有力的生態安全環境保障。

延吉市禁養區內的豬舍內空空如也 王棟 攝
“2018年,延吉市環保局以鐵腕加大對環境、生態的整治,相信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在延吉市的廣大群眾一定能切實感受到天藍、水綠、山青的良好人居環境。”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生活垃圾填埋滲漏處理設備 王棟 攝
“這里的垃圾囤積了20多年,垃圾長期堆放導致這一區域產生了大量的滲濾液和沼氣,不僅對土壤、水質和空氣產生環境污染,更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帶來困擾。”延吉市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4月,延吉市啟動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漏處理工程,通過引進相關設備,采用mvr蒸發工藝對滲濾液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水質能達到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網的排放標準,同時用火炬對產生的沼氣進行燃燒。
2018年12月26日,該工程設備安裝調試工作已經完成,工程進入試運行階段。

煤炭存儲中心內的煤堆用苫布遮蓋 防止揚塵 王棟 攝
此外,為做到源頭防治土壤污染,2018年以來,延吉市以“從源頭上控制和削減蓄禽養殖排污總量”為要求,切實開展蓄禽禁養搬遷工作,完成了延吉市小營鎮蓄禽養殖搬遷工作。該項工作的完成為延吉市全面建成“美麗鄉村”提供了強有力的生態安全環境保障。

延吉市禁養區內的豬舍內空空如也 王棟 攝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