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章冬梅到延吉調研婦聯工作
延吉新聞網9月19日訊(記者 付楊)9月18日下午,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章冬梅、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部長杜芮一行來到延吉市,就婦聯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調研。

調研組到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進行 付楊 攝

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 付楊 攝
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詳細了解學校開展巾幗電商直播訓練營情況,并走進直播間現場觀看女性學員在線直播帶貨。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創辦于2018年8月13日,致力于全媒體直播電商、全媒體數字營銷、全媒體網絡創業培訓。學校師資力量20人,同時與延邊大學、騰訊、快手、抖音官方授課講師合作,引進高尖端師資力量,為學員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自學校成立以來,先后組織40余期培訓班,培訓人數達1000人以上。2019年獲得延邊州巾幗創業創新“她空間”稱號。
章冬梅表示,網上銷售和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為女性提供了更多創業就業機會,要繼續做好網絡直播營銷理念和方法的培訓,在不斷配強師資力量的同時,深入了解女性學員實際需求,精準幫扶,將培訓成果轉化利用,幫助更多婦女利用網絡直播平臺自主創業增收。

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4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 金洪石 攝
走進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組一行聽取了村級婦聯各項制度和組織架構,黨愛超市、“美麗庭院、干凈人家”活動開展情況,以及市婦聯助力文明城創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中的系列舉措。
自2014年延邊州婦聯啟動實施“美麗庭院”創建工作以來,延吉市婦聯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國文明城創建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發揮婦聯組織獨特優勢,廣泛號召全市農村婦女積極參與,深入開展了“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創建活動,以庭院的“小美”助力鄉村的“大美”。延吉市目前四個鄉鎮共有24000戶農村家庭,自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培樹“美麗庭院”6080戶,“干凈人家”3480戶。

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章冬梅對婦女群眾在助力脫貧攻堅、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美麗庭院”、傳承文明家風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給予肯定。她強調,要積極發揮“引領、服務、聯系”的作用,做好“黨愛超市”的建設和管理,始終堅持“黨建帶婦建、婦建促黨建”, 切實加強婦聯基層組織建設,引導鼓勵婦女群眾為經濟社會建設貢獻巾幗力量。
副州長曹於今,延吉市委常務副書記尹朝暉,延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韜及省、州、市婦聯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調研組到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進行 付楊 攝

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 付楊 攝
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詳細了解學校開展巾幗電商直播訓練營情況,并走進直播間現場觀看女性學員在線直播帶貨。延邊龍爍職業培訓學校創辦于2018年8月13日,致力于全媒體直播電商、全媒體數字營銷、全媒體網絡創業培訓。學校師資力量20人,同時與延邊大學、騰訊、快手、抖音官方授課講師合作,引進高尖端師資力量,為學員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自學校成立以來,先后組織40余期培訓班,培訓人數達1000人以上。2019年獲得延邊州巾幗創業創新“她空間”稱號。
章冬梅表示,網上銷售和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為女性提供了更多創業就業機會,要繼續做好網絡直播營銷理念和方法的培訓,在不斷配強師資力量的同時,深入了解女性學員實際需求,精準幫扶,將培訓成果轉化利用,幫助更多婦女利用網絡直播平臺自主創業增收。

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4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 金洪石 攝
自2014年延邊州婦聯啟動實施“美麗庭院”創建工作以來,延吉市婦聯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國文明城創建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發揮婦聯組織獨特優勢,廣泛號召全市農村婦女積極參與,深入開展了“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創建活動,以庭院的“小美”助力鄉村的“大美”。延吉市目前四個鄉鎮共有24000戶農村家庭,自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共培樹“美麗庭院”6080戶,“干凈人家”3480戶。

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調研組到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調研婦聯工作開展情況 金洪石 攝
章冬梅對婦女群眾在助力脫貧攻堅、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美麗庭院”、傳承文明家風等方面做出的努力給予肯定。她強調,要積極發揮“引領、服務、聯系”的作用,做好“黨愛超市”的建設和管理,始終堅持“黨建帶婦建、婦建促黨建”, 切實加強婦聯基層組織建設,引導鼓勵婦女群眾為經濟社會建設貢獻巾幗力量。
副州長曹於今,延吉市委常務副書記尹朝暉,延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韜及省、州、市婦聯相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