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晨:醫護工作者像星星 微茫卻匯聚成光
譚曉晨是延吉市進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長,是千萬醫務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員,也是一名有15年黨齡的中國共產黨員。疫情突發時,她與同事們在抗疫一線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彰顯白衣戰士的責任與擔當。
迎難而上堅守防控一線
進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進學街道重點人群居家隔離核酸采樣、隔離賓館包保、疫苗接種、高速卡點、機場防疫、新發病例的檢測和駐地消毒等各項重要任務。譚曉晨放下家里的一切,擔負起抗擊新冠疫情的重任,第一時間組建了核酸采樣應急隊伍。


入戶核酸采樣
為了應對緊急突發事件,譚曉晨時常奮戰到凌晨,甚至吃住都在單位,每天平均睡眠時間不足5個小時。每天需要對大量的數據匯總上報、居家隔離人員核酸采樣任務接收和分配等紛繁冗雜的工作任務,她總是有條不紊地篩選出來并分配給各采樣小組,為單位的核酸采樣工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由于確診病例的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密切接觸者也成倍增長,采樣車輛和駕駛員已遠遠不能滿足核酸采樣任務。譚曉晨又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增加了4臺采樣車輛和駕駛員,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夜以繼日的高危工作,讓參戰的醫護人員精神高度緊張,尤其是年輕同事,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紛紛襲來。譚曉晨時常充當起知心大姐的角色,給大家講自己歷次參加“抗疫”的工作經歷,教授大家如何克服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讓大家放松心情盡量營造一個輕松的工作環境。
沖鋒在前彰顯使命擔當
“作為一名白衣戰士,雖然沒有到達陣地最前沿,但是守住家園的每一寸土地就是我們的使命。”這是譚曉晨的真實想法,也是她始終秉承的抗疫理念。

深夜入戶核酸采樣歸來
一日,轄區內某高級中學有學生被確診,接到市疾控中心推送的指令已經是晚上近十點,譚曉晨正在工作崗位上梳理當天的數據,得到指令后她迅速集結隊伍,僅20分鐘就趕到了某高級中學校區,并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開始進行核酸采樣工作。按照上級要求,確診病例所在班級密切接觸者須進行現場快速檢測,需要一名專業技術水平高,心理素質強的醫護工作者進行操作,譚曉晨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獨自一人完成了全班密切接觸者的采樣任務。
這只是譚曉晨日常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每當有急難險重的任務時,她總是沖鋒在前,把安全留給同事們。她常說:“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在工作中給予我快樂,給予我力量,為我的人生增添了自信。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醫護行業還有許多像我一樣平凡的工作者,我們像掛在天空的星星,盡管光芒很微弱,卻給黑暗的天空帶來了點點光明。”
迎難而上堅守防控一線
進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進學街道重點人群居家隔離核酸采樣、隔離賓館包保、疫苗接種、高速卡點、機場防疫、新發病例的檢測和駐地消毒等各項重要任務。譚曉晨放下家里的一切,擔負起抗擊新冠疫情的重任,第一時間組建了核酸采樣應急隊伍。


入戶核酸采樣
夜以繼日的高危工作,讓參戰的醫護人員精神高度緊張,尤其是年輕同事,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紛紛襲來。譚曉晨時常充當起知心大姐的角色,給大家講自己歷次參加“抗疫”的工作經歷,教授大家如何克服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讓大家放松心情盡量營造一個輕松的工作環境。
沖鋒在前彰顯使命擔當
“作為一名白衣戰士,雖然沒有到達陣地最前沿,但是守住家園的每一寸土地就是我們的使命。”這是譚曉晨的真實想法,也是她始終秉承的抗疫理念。

深夜入戶核酸采樣歸來
這只是譚曉晨日常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每當有急難險重的任務時,她總是沖鋒在前,把安全留給同事們。她常說:“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在工作中給予我快樂,給予我力量,為我的人生增添了自信。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醫護行業還有許多像我一樣平凡的工作者,我們像掛在天空的星星,盡管光芒很微弱,卻給黑暗的天空帶來了點點光明。”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